皮帶的鬆邊和緊邊張力不同,緊邊張力遠大於鬆邊張力,這是動力傳輸皮帶在運轉時產生的。因為皮帶在傳動時會將動力從主動輪傳遞到從動輪,導致在傳動過程中皮帶會拉長變形,進而產生不同的張力,兩者之間的張力差即為「有效張力」。 這種張力差是皮帶傳遞動力的關鍵,它透過皮帶在從動皮帶輪上產生足夠的摩擦力來帶動負載。

皮帶張力的概念
緊邊張力(Tension side) 在皮帶被拉伸的一側張力較高,負責傳遞動力。
鬆邊張力(Slack side)在皮帶鬆弛側張力較低,主要負責回收皮帶並完成循環。
有效張力(Effective tension)緊邊張力與鬆邊張力之間的差異。這是實際用於傳遞動力的大小,在施加功率和負載後產生。
艾特爾魏因公式
belt friction equation皮帶摩擦公式

· T緊:緊邊張力(tight side tension)
· T鬆:鬆邊張力(slack side tension)
· μ:皮帶與輪的摩擦係數
· θ:皮帶與輪的包角(單位:弧度)
· r:輪半徑(單位:m)
· M:傳遞的扭矩(單位:N·m)
在皮帶傳動系統中,理論上一定會有張力差,否則皮帶就無法傳遞扭矩。這個差值是由摩擦力支撐的,稱為「緊邊張力」和「鬆邊張力」。
物理原理
當主動輪輸出扭矩時,皮帶一側必須承受較大的拉力(緊邊),另一側則承受較小的拉力(鬆邊)。
扭矩大小正比於緊邊張力與鬆邊張力的差值。若兩邊張力完全相同(即沒有鬆邊),就表示沒有扭矩被傳遞,皮帶會打滑。
實際效果
· 若惰輪壓在鬆邊:主要是增加鬆邊張力,讓鬆邊不會過度鬆弛。
· 若惰輪壓在緊邊:則能進一步提升緊邊張力,但一般設計多會放在鬆邊,以穩定系統並避免皮帶拍動。
總結:
正常皮帶傳動不可能完全沒有鬆邊,否則無法傳遞動力。但透過惰輪與張緊裝置或輕載運轉,鬆邊張力可以非常接近緊邊,看似兩邊都「緊緊的」。真正「沒有鬆邊」的狀況,只會出現在空轉打滑,也就是皮帶失效的情況。正常運轉下必然有鬆邊,只是張力差大小不同。

皮帶張力器測量緊邊與鬆邊的張力一致時,代表這個張力是無效的沒精準度。
無論是紅外線張力器或音波式張力器,測量皮帶張力時必須以皮帶輪跨距中間,從皮帶正背面輕打或按壓產生振動來讀取張力。它們都是藉由偵測皮帶在振動時的固有頻率,再透過數學公式換算出張力值。而不是由皮帶側面測量擺幅值。